汉斯、维尔格勒、杜弗莱纳和罗泰拉的剥贴艺术
在新现实主义团体中,汉斯、维尔格勒、杜夫莱纳和罗泰拉四人采用的是几乎完全相同创作手法,那就是被人称为“剥贴画”(dècollage)的艺术样式。这是一种与“拼贴画”(collage)完全相反的创作手段,是一种撕揭并剥离海报招贴的艺术。曾经有人说是意大利人米莫·罗泰拉最早发明了这种艺术样式,但又有人提出了更早的例证。其实,孰先孰后并不重要,在利用现成品创作艺术已成风潮的新现实主义时代,这一技术的采用完全存在着不约而同、不谋而合的可能性,更何况,在商业文明时代,住在大都市的任何人,谁都熟悉广告牌或墙壁上那撕了一半还留下一半、一层压着一层的海报招贴。剥贴画的灵感最初可能来自巴黎街头撕掉的、多层重叠的广告。剥贴画进入艺术殿堂,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为新现实主义“变生活为艺术”的主张打开了新的门径,当我们面对新现实主义者创作的那些重重叠叠、破破烂烂的剥贴画作品,我们看到的正是高度商业化的城市风光的缩影。
由于是将一些被不知是什么人撕碎的海报招贴转化为艺术品,所以剥贴画与其他现成品艺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应该说每一件被撕过的海报招贴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管是局部还是整体,作为艺术品都有其独特的面貌。海报招贴本身在时间中被撕扯、被胡涂乱抹、被破坏,使得海报招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造型效果。这些被撕过的海报招贴首先是对一种偶然、随意性动作所产生的结果的记录,而将它们揭下来变成艺术作品之后,就像是摄影艺术一样,能将一个视觉事件固定下来。也就是说,海报招贴被揭下来之后它们继续转化的过程也就随之中止了。更重要的是,那些由于撕揭而产生的不同层面与残留的符号,已经完全改变了它们本来的性质与功能。按照维尔格勒的话说,这些破损的招贴海报是“墙壁上的抒情诗”。实用品变成了审美对象,这就是杜尚首创、新现实主义者普遍采用、又被社会广泛认同的点石成金术。
“匿名者”、“集体的”和“非个人的”等词汇是描述剥贴画的关键词,剥贴画是集体的、无意识的偶然产物,从一定意义上说,剥贴画家并不是创作者,他所做的工作只是选择。
雷蒙·汉斯(Raymond Hains)1926年11月9日出生于法国圣·布里约(Saint Brieuc),1945年进入雷恩美术学院学习雕塑,但当年他就放弃学业而移居巴黎从事摄影,在成为新现实主义成员之前,他已经是一位以抽象摄影创作而小有名气的摄影家,并且与维尔格勒合作拍摄过电影,除此之外,他还与杜夫莱纳一起创作过“字母派”(Lettrisme)诗歌。所谓字母派诗歌是从达达主义“自动书写”发展而来的一种非文字化、非表意性的诗歌流派,其作品完全由一些非字词、非语句的字母组成,通过朗读可以产生声音、节奏和韵律,它追求诗歌的音乐性,但不表达任何思想内容。
自1956年结识克莱因和雷斯塔尼之后,汉斯便逐步转到了造型艺术领域。1959年6月,汉斯、维尔格勒和杜夫莱纳一起在后者的画室举办一个名为“匿名者的撕裂”(Le lacéré anonyme)的海报剥贴画展览。同年10月,汉斯参加了在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第一届巴黎双年展并出席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使得人们发现了汉斯杰出的演讲才能、他的文字游戏法以及讲话时的意识转移术。
当1960年雷斯塔尼举起新现实主义这面大旗的时候,汉斯是这场艺术运动的积极推动者。虽然他不喜欢新现实主义这个沉重的术语,但他对雷斯塔尼提出的大力采用“现实生活中的新技术”的倡议表示认同。汉斯利用破旧的海报创作剥贴画,将消费社会的废品带入了艺术的殿堂。与其他几位剥贴画家相比,除了1961年在“J”画廊展出的一批关于阿尔及利亚战争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海报之外,汉斯的大部分剥贴画作品更注重形式的自足,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只保留了极少部分的海报残片,那里没有文字,也没有图像,虽然它们来源于海报,但我们完全辨认不出海报的内容和面貌。这些作品与西方同期的非形式艺术与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示了汉斯对抽象艺术由来已久的迷恋。
除了剥贴画之外,汉斯还创作展出了一些其他形式的作品。1964年,汉斯在意大利威尼斯里奥内画廊(galleria del Leone)举办了名为“萨法和塞伊达”(Saffa et Seita,两个单词分别是法国和意大利两家烟草店名称的缩写)的展览,展品中包括一些巨大的火柴盒。该展览后来又在巴黎伊利斯·克莱尔画廊展出,名称颠倒为“塞伊达和萨法”。这样的文字游戏体现了他早年创作字母派诗歌的经验。1970年,汉斯参加了第四届卡塞尔文献展,他的作品是三袋火柴。
鉴于他杰出的艺术成就,2001年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举办了规模盛大的雷蒙·汉斯艺术展。
2005年,汉斯逝世,享年79岁。
雅克·维尔格勒(Jacques Villeglé)原名雅克·马埃·德·拉·维尔格勒(Jacques Mahé de la Villeglé),1926年3月27日生于法国坎佩尔(Quimper),1944年就读雷恩美术学院绘画专业,与雷蒙·汉斯相识并结为挚友。1947年又改投南特美术学院建筑专业。1949年12月放弃学业移居巴黎。1950—1953年与汉斯合作创作了一系列电影和“字母派”诗歌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维尔格勒和汉斯的电影作品与传统电影不可同日而语,它们是后现代主义意义上的影像艺术。为了让读者了解他们的电影风格,这里对他们的电影作品《佩内洛普》(Pénélope)作一简要介绍。他们在1950至1954年就着手这部电影的创作,直到1980年才由让-米歇尔·布乌尔剪辑完成。这是一部由被删除的电影片段、一些电影胶片间的空白处和一些难以辨认出形象的负片组合而成的影片。那些被废弃的胶片本来就有一些划痕,他们还将其放在乳剂上进行刮擦,或者涂上中国墨水。不仅如此,他们还在胶片上直接写上不同的符号和主题文字。作为达达主义式的电影蒙太奇的产物,整个影片既有具象的画面又有抽象的图案,从中,观众可以看到一种与他们后来创作的剥贴画完全相同的视觉效果。
1959年,维尔格勒与汉斯一起先后参加了在杜夫莱纳画室举办的“匿名者的撕裂”海报剥贴画展览和第一届巴黎双年展,这两次参展使得维尔格勒有资格成为新现实主义宣言的签署人之一。1963年10月,维尔格勒在“J”画廊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
维尔格勒说:“我的剥贴画与立体主义拼贴画、达达主义摄影蒙太奇、自动书写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但我采取的行为是不同的。”维尔格勒喜欢和汉斯一起走街串巷,到处寻觅那些张贴在墙壁与广告牌上的破海报,发现中意的就把它们撕下带回画室。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按照海报招贴原本张贴的街道名来命名的。他的剥贴画也显示出他注重抽象形式美的倾向。他喜欢选用一片片没有文字和图像的彩纸,然后组合成富有秩序、各色相间并极具绘画性的抽象图案。在他的作品中,图像、语句和字词即使有,也很少,它们不会把观众引向对广告内容的关注和文字意义的解读,对于维尔格勒来说,剥贴本身就是创作的目的。
“我希望找到真正的破海报,但从我创作第一幅画起,我就在问自己:‘如果我掺点假,这算是伪造吗?’我回答是,‘不算’。因为实际上我只是那个匿名的撕画者的模仿者,只是众人的模仿者。”维尔格勒的话告诉我们,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剥贴行为来自于谁是不重要的,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剥贴后的结果和效果。
在完成了大量剥贴画之后,20世纪70年代之后,维尔格勒又回到了他曾经驾轻就熟的电影创作中,但这时,他的电影作品已经增加了剥贴画元素的应用。《城市中的一个神话》(Un mythe dans la ville)是维尔格勒1974至2002年完成的电影。这部电影并不完全是达达主义蒙太奇的游戏之作,在很大程度上,它具有历史纪录片的性质。在这部影片中,维尔格勒将几组反映巴黎城市面貌变化的镜头(其中包括20世纪70年代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建造的过程)与1968年巴黎“五月风暴”期间被撕碎的政治招贴画的镜头混在一起,此外,他还加进了一些动画镜头。当然这些镜头都被他作了一些艺术处理。影片还配有由贝尔纳·海德西克制作的音响,不同的声音层将不同的声音事件混杂在一起,从中我们可以听到1968年众议院的大辩论、一些故事片断、经济学报告、游行示威者的呼喊和广播电台播报的时事新闻等内容。这真可称得上是一件时空雕塑作品、一件音画剥贴艺术。
弗朗索瓦·杜弗莱纳(François Dufrêne)1930年生于巴黎,1982年逝世。早在1946年他就对法国诗人伊西多尔·伊苏(Isidore Isou)首创的“字母派”诗歌感兴趣。当他还是一名16岁的中学生时,就直接给伊苏写信,那位诗人立即接受他加入字母派并邀请他参加该团体的活动。1950年,他在巴黎文学宫举办了第一次诗歌朗诵会。1954年结识雷斯塔尼和维尔格勒,开始与后来的新现实主义成员相过从。1955年他在“阶梯书店-画廊”(librairie-galerie l’Escalier)举办了名为“超字母主义的叫喊节奏”(Crirythmesultralettristes)诗歌朗诵会,他对着麦克风使劲叫喊出各种毫无含义的声音。
1957年,杜弗莱纳创作了第一批名为“海报的底层”(dessous d’affiche)剥贴画。1959年他在自己的画室与汉斯、维尔格勒联合举办了“匿名者的撕裂”海报剥贴画展览。同年10月他又参加了第一届巴黎双年展。1960年新现实主义宣言发表时,他是八位签名艺术家之一。
1963年,杜弗莱纳在“J”画廊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展览的名称为“过度制造”(Archi-Made),展出的作品仍然是他的“海报的底层”系列剥贴画。
杜弗莱纳的剥贴画在形式上与汉斯的作品比较接近,画面上只保留了层次很少的海报残留物,几乎看不到具象的图案和文字,因此具有抽象绘画的效果。与其他剥贴艺术家不同的是,杜弗莱纳极为偏爱海报的底层和背面。为了获得最底层的海报,手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通过揭、刮等手段,这些海报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痕迹和形象。杜弗莱纳将这种效果称作是“一些近乎地质学的结构”,实际上,它们是海报纸在胶水、水和墨汁的作用下形成的连续层面。这些“失去意义、没有智慧血液的符号”除了呈现出一些随机的形象、一些淡化了的色彩之外,还留存有零星的几乎无法辨认、被磨损、被倒置的文字,对于杜弗莱纳来说,这些文字就是字母派的诗歌。
杜弗莱纳长期的字母派诗歌创作经历,使得他在剥贴画创作时也不忘记玩弄文字游戏。1964年,他通过剪贴撕剥下来的海报,创作了一组共11幅字母拼贴画。这11个字母可以组成一句话“MOT NU MENTAL”,意思是“精神的裸体字”。
杜弗莱纳是一个追逐新潮、勇于创新的艺术家,但在生活中他又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不以艺术谋生,始终有一个稳定的职业。他先在一所学校教书,后来又任职于法国教育部。他寿命不长,只活了52岁,是新现实主义团体中仅次于克莱因的短命者。
米莫·罗泰拉(Mimmo Rotella)1918年10月7日生于意大利卡坦扎罗(Catanzaro),1944年毕业于那不勒斯美术学院。1945至1950年住在罗马,先是创作具象绘画,后又改画几何抽象作品。在此期间,他于1949年创作并举办了第一次“语音诗歌”(poesie fonetiche)朗诵会。所谓语音诗歌,是一种与字母派诗歌相同的诗歌形式,其作品只有声音、韵律和节奏,没有文字;只传情,不叙事。1951年在罗马齐尤拉奇画廊(galleriaChiurazzi)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同年8月作为弗尔布赖特基金会(Fulbright Foundation)奖学金获得者赴美国堪萨斯城大学进修,尽管他在美国获得了艺术家居留身份,在堪萨斯城成功地举办了抽象绘画展,而且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还收藏了他的语音诗歌录音,但一年后还是回到了罗马。1953年,罗泰拉完成了第一批利用从墙上撕下来的海报制作的拼贴画。
从1955至1957年,罗泰拉每年都在米兰那维利奥画廊(galleria del Naviglio)展出他的“撕破的广告”拼贴画。与此同时,他还在苏黎世、伦敦、威尼斯和罗马举办了一系列个人展览。1958年,罗泰拉在罗马结识雷斯塔尼,雷斯塔尼告诉他在法国也有一批剥贴画家,并邀请他加盟那个后来取名为新现实主义的团体。
罗泰拉虽然没有在新现实主义宣言上签名,但从1961年起,他欣然参加了新现实主义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和展览。1962年2月,罗泰拉在“J”画廊举办了他在巴黎的第一次名为“电影城,开放的城市”的个人画展。1963年,他利用一种新的造型手段创作了一批作品,他将放大的反转片贴在画布上,其作品的主题仍然是现代城市风光。1964年,罗泰拉移居巴黎。
罗泰拉的创作手法被雷斯塔尼称为“双重剥贴”(double décollage),他往往在那些从墙上撕下来的海报上再贴一些东西,然后又把它们撕开,使之产生新的、不可预见的形象。这样,他就可以不再依赖被他人撕坏的海报作素材。实际上,汉斯和维尔格勒也采取这种方法。
像雷斯一样,罗泰拉的剥贴画在趣味上接近美国的波普艺术,因为在他的剥贴画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完整的美女和明星图像,例如,玛丽莲·梦露、丽兹·泰勒等人就是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与汉斯、维尔格勒和杜弗莱纳不同,罗泰拉的剥贴画是具象的,他总是最大限度地保留海报招贴中的可辨认图像,尤其是人物形象。在他的剥贴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人物,还能了解主题。对于罗泰拉来说,剥贴是创造形象、记录生活的手段,他只是撕去海报中那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绝不伤害其中的主体形象。通过剥贴,他获得了清除冗杂、突出主体的画面效果。罗泰拉称自己的创作是对这个既没有变化的力量也没有变化的欲望的社会的拒绝和反抗。但在我们看来,他是他那个时代现实生活的一位忠实的记录者。
20世纪70年代,罗泰拉创作了一系列名为“艺术排字”的作品,他将印刷品随意地粘贴在画布上。80年代,他主要生活在米兰,重新创作海报剥贴画。1990年,他参加韩国首尔当代艺术节并获奖。1991年,他参加了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意大利的变形”展览。
2006年1月8日,罗泰拉在米兰逝世,享年88岁。